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查看:248 回復:0 發表於 2019-10-23 17:28:56
累計簽到:1488 天
連續簽到:10 天
跳轉到指定樓層
楼主
發表於 2019-10-23 17:28: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生活常識] 動不動卡痰可能是肺、胃在呼救!痰顏色、黏不黏…4症狀檢測原因 [複製鏈接]

004 y( g, E  I( C; G4 D
Line It
$ K4 B+ ?! n. y$ d7 j2 T8 c
分享: g5 p: P2 r$ b% i% V
[url=]分享% w1 l- |6 K) g' _9 e1 i
[/url]
- ^  Q5 s2 J2 H4 Z
  s: L) J. }( `2 ]% T% E# U
留言
  Q8 \+ Y/ P; H- I4 B2 Z4 _) M  v
- [' T7 E( z6 i& F2 ~! h  M
【早安健康/周宗翰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兼任醫師)】正常唾液是清澈的,如果咳出的唾沫顯得黏稠,並影響到肺系統,容易從呼吸道、肺部系統咳出,這就叫做痰,代表有發炎現象。3 Q2 V6 W1 L. J/ E0 s7 d
$ j+ U% X- t3 r) G$ v

9 \$ G* B2 K$ Y- s1 W
: B' @: O+ i) q+ @
中醫認為痰阻經絡,影響的部位可能在胸脇、四肢或是腸道。痰刺激到呼吸道、支氣管,身體會想把痰咳出,以免造成呼吸道阻礙,這是身體的自然反應,所以有痰就會咳嗽,不過咳嗽不是疾病,而是一種反應。8 G3 G# B, O4 B

+ @* e+ k2 K4 l$ F& W" P# x* \+ @6 V- H2 @3 e
動不動就卡痰是哪裡出問題?( S0 h* A5 i  r6 Y

; j! }, W* c3 L( @2 L: b& E+ z

3 S! d+ y# W+ Y1 Q* |, X喉間常常有痰,在臨床上的主因常常不是鼻涕倒流,就是胃食道逆流,由於晚上躺著睡覺,鼻涕就沿著呼吸道卡在喉嚨,通常在晨起時會有卡痰的感覺,我治療痰常常從肺與胃這兩個臟腑下手,體內生痰與脾胃運化有關,肺則是儲痰的地方。& R" s2 }/ D3 {- F; z3 _

6 |8 H3 o4 M4 @4 `. w+ f% z4 |& d# e2 r  k

! L& d: \# B& i6 q  ]2 W0 J  N因此,要治療喉嚨症狀,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的各器官也都要仔細審視,要予以根治,最重要的是潤肺及調理腸胃機能。% c8 D# @' F( {2 j( h" b

0 U% u. |3 X4 p4 C9 C
: k  g' u$ ~# ^1 x  Y' _6 H6 k
6 E& a% \; D" `- s# k; {6 N
通常祛邪多用桑白皮、黃芩等清熱化痰;第二類用來扶正,服用黃耆可補氣,針對年齡退化或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造成體質陰虛,導致喉嚨乾、癢、痛等症狀,可用麥冬、生地、玉竹等藥物滋陰。( r) B- ?2 k, Z

3 X# `$ Z2 s6 r. c7 P1 c
. c( s2 {" z' t" e- s
7 G8 \! Z( o7 b& {
而針對脾胃造成的痰飲,一般使用陳皮、山楂、麥芽、雞內金、神鞠等科學中藥,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胃部不適,烏賊骨則有類似西藥制酸劑的功效。# @5 f; O( Z) w, s# X
, D/ F8 C2 P% h( B

$ ]* H  G) l) ?% h: o

7 p! k" \& \9 J痰其實分成四種,下一頁中醫師教你看顏色、黏不黏判斷身體哪裡出狀況!
- p/ n, [4 d7 @  Q
7 s% j4 M; ~6 I+ T! G: r4 _

: Y) u4 A  [: r0 d6 s痰大致分成燥痰、熱痰、濕痰、寒痰四種
  `9 ], V+ p. P% K( ?8 q$ _" f
; i( K/ b! x6 }7 y4 U9 F

/ z% [8 ~% s3 k" }1 i! z燥痰即所謂的卡痰,屬肺陰虛型。由於肺黏膜乾燥,故痰少,但黏性強不易咳出,中醫常常使用麥門冬湯,可吃潤肺的食材如百合、蘆筍、銀耳等。
6 }- x6 R  ?4 ^. l  A  R8 \- I0 w- j
' @% T  n* E, M* C% `

% L0 `" @$ A( ~; x+ \( z. R2 J; e8 z
4 A5 x  W6 T! t; `5 Q
熱痰吐出痰呈黃綠色,而且較黏稠,甚至呈現一塊一塊,表示有發炎現象,顏色越深,代表發炎越厲害。中醫認為這是肺裡積熱。要吃降肺熱、通常伴隨著急性呼吸道感染,中醫常常使用麻杏石甘湯、魚腥草等中藥治療,也可喝點牛蒡茶、薄荷茶、綠茶、桑葉茶。
1 T: A0 A' k9 K- ?% d5 A

; M/ N  D- @/ P# N
9 p% \# C7 C2 }! V6 K+ x
* J. t( `$ t7 ]$ Z6 i: D
濕痰型,身體內也容易濕氣重,濕氣重,代謝不好,就容易生痰,所以痰多和體內的濕氣有密切的關聯性,不只受環境、空污(例如PM2.5)等影響,濕度變化也是一大因素,氣候乾燥較沒問題,但台灣屬海島型氣候,濕氣偏重,例如夏天只要一陣雷雨,濕度就升高,所以要觀察室內濕度變化,必要時使用除濕機維持適當的濕度。也是肥胖患者常見的狀況,代表腸胃水分代謝失衡,產生痰濕(多餘水分停滯體內)。通常也伴隨胃食道逆流,中醫常常使用五苓散治療,建議要減少甜食攝取,平時可以喝點陳皮茶。' R; V9 h( S# O& j
/ `/ n6 S2 {/ ?1 o% F$ A
" v, S3 a' }$ S. r' U; z
+ A( d7 v' j. }7 E2 J- h1 }
寒痰型,容易四肢冰冷、臉色蒼白,睡覺時翻來覆去睡不安寧,遇風則咳,天氣變化溫度低時即咳。通常痰呈泡沫狀最常出現在氣喘、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中醫常常使用小青龍湯,平時可多吃溫性食材:如薑、蔥、紫蘇、肉桂等溫肺化痰。7 U# {0 t' h7 c

4 a4 K0 V; G$ _" F& o
5 }/ Q- x" q: |! u2 M
; n+ ~- {8 d$ t  ?- Q0 r- ^; Q8 g3 f
想改善喉嚨卡卡、三不五時有痰的問題?中醫師的保健處方就在下一頁喔!
, A% I' d8 \# ]" c5 q- S

" V9 C$ k' ^- {! h; o7 F
  t4 |+ P1 `/ M) V5 {( h改善卡痰問題,平時要注意這些事
4 _7 ?' x1 B& w7 F! T2 x8 K! `( x: p, G) t' z$ S. I& D/ D7 S: T2 R
% Z) p1 E$ c' x/ y# n* n/ v
長期感覺喉嚨有痰,除了請醫師提供適當的治療以外,平常應該戒除菸酒,並養成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在找出過敏原之後,日常生活中應該要避免接觸過敏原,並維持居家環境清潔,定期換洗床單,空氣品質不佳時避免外出活動,若真的要外出也請戴口罩,待在室內時使用空氣清淨機讓空氣循環,季節轉換交替時節,最容易引發過敏,得特別保暖口鼻,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 i1 G( i' ~1 r- g9 Y

; `7 _2 _9 o$ F" z5 ^* K
7 K' D* `  M. p; L
% @- Y9 f4 ^8 R7 [
另外,本身有胃食道逆流也容易導致咽喉有痰,首先要戒除菸酒,平常要保持心情舒緩,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睡眠要充足,避免食用油炸、太鹹、太辣或太甜等刺激性食物,不要空腹吃酸性或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喝咖啡和茶飲,睡前2小時內不要吃東西,枕頭可以稍微墊高一點,大部分都可以獲得改善。
+ G6 S# I" J2 ?$ |- J; F
- b& T+ G  _/ `+ l. S5 p; N
) G. m0 M9 j2 e4 K
最簡單養肺運動!走路就有助活動橫膈膜,幫助痰液排除! Z* j" z0 Z+ m: ?& I- p* m3 @6 Q
+ m7 t, ^; F/ l3 f* K2 p5 R# Z9 |

8 V$ u! M& K+ F平時多走動,肺部下方的橫膈膜可以得到很好的活動。由於橫膈膜是呼吸時最重要的肌肉,活動良好的橫膈膜,有助肺臟的擴張、收縮,幫助呼吸的順暢,也有助於痰液的排除。* i7 Q7 o4 A, ~" `& m

3 _/ p! W" e# P- ~/ ?: L
2 B2 b/ o- @; o: m* Z1 \% M

$ u; a* w% x- ~0 g4 L$ E作者簡介:周宗翰醫師,現任翰鳴堂中醫診所執行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針炙醫學專科醫師、台灣中醫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Q" j$ ^$ t% U) O
7 J0 |& m4 k* v- Y; G/ X& f

9 D) \; h1 J8 u& R2 I* X8 W5 o6 ]0 b6 V

6 t( j7 o. ]( t' k0 {3 m. f" Z. p, M$ L
% p3 d: B7 A8 i& P4 z5 y
收藏收藏 贊贊(0)
把本文推薦給朋友或其他網站上,每次被點擊增加您在本站積分︰1宣傳
桃妖视频站,海量在线视频任你播

回復樓主 親!! 現在是淩晨!妳失眠啦?餓啦?通宵加班?還是想WK啦?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c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言論的方式運作,WK論壇對所有言論的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言論只代表發佈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務必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言論」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言論,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內容出現「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論壇有權刪除任何言論(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SiteMap[網站地圖]

發表新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