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驚傳恐能母嬰垂直感染。據新華社報導,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5日公布一宗案例,一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孕婦剖腹產下的新生兒也已確診感染武漢肺炎,成為全球年齡最小的感染者。醫護人員正密切觀察其病情變化和各項生命徵象數據,專家也提醒孕婦警惕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存在母嬰傳播風險。 報導稱,這名孕婦2月1日出現陣痛,2日凌晨持續發熱8小時後,被轉送至同濟醫院發燒門診。當日上午8時,院方為這名懷孕40周、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孕婦進行緊急剖腹產手術。 同濟醫院產科主任馮玲表示,術後產婦被送回隔離病房繼續治療,嬰兒被立即送至新生兒隔離病房觀察。 同濟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陳玲稱,嬰兒出生時體重3.25公斤,無呼吸困難,未用氧氣的情況下血氧飽和度正常。醫院對母親進行的檢測,最後確診感染武漢肺炎。 馮玲說,由於妊娠期免疫系統及肺功能改變,孕婦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且通常病情會更重、進展更快,尤其是在懷孕中晚期。 不過南方網報導,5日下午在廣東省疫情防控記者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任醫師陳敦金表示,理論上,所有疾病都有母胎垂直傳播的風險。但這名出生30小時即確診感染武漢肺炎的嬰兒,究竟是否真為母嬰傳播,則仍需嚴格鑒別。 陳敦金說,「理論上講,出生24小時之後,新生兒身上的細菌、病毒都有可能是外來的。」這種母親受感染的新生兒大部分都是剖腹產的,因此還要看孩子出生時是否有受到母血汙染。 他指出,要確定是母胎傳播還是出生後感染,仍需擴大樣本量,並開展學術探討,「從理論上來講,兩種方式都有可能」。根據以往SARS孕婦的有限數據顯示,SARS冠狀病毒母胎垂直傳播概率很小。 陳敦金表示,由於目前還不能排除母胎垂直傳播的情況,因此大陸國家衛健委文件及由其領銜撰寫的「妊娠期與產褥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專家建議」,都認為新生兒出生後應單獨隔離14天,並密切觀察有無感染的臨床表現。產婦與新生兒需分開隔離,不可同處一室。 該「專家建議」還指出,目前尚不確定母乳是否存在新型冠狀病毒,因此對於疑似或已確診感染孕婦的新生兒,暫不推薦母乳餵養。但建議定期擠出乳汁,以保證泌乳,待排除或治癒後方可以母乳餵養。 * w: r) A# _4 @$ \' Y2 Y2 P5 D8 x
|